当前位置: 首页 > 党 建 > 动态

张家港:实施善治先锋“合伙人”培树计划

2025年11月27日 10:49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前不久,江苏省张家港市金都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三楼,社区新打造的青年创新实验室基本装修完毕。投用后,将以低于市场的租金租给社区青年。把部分空间改造成创客基地,提升空间使用率的点子是在一次社区青年议事会上,由“青年合伙人”赵永康提出的。与会社区“两委”成员一番思索讨论后,共享工位计划随之出炉。“社区初步规划30多个共享工位,目前已租赁过半。”金都社区党总支书记周梓豪说。 

  张家港常住人口过万的大型社区约30个,治理难度较大。近些年来,该市大力实施善治先锋“合伙人”培树计划,凝聚各方治理力量,创新治理模式手段,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幸福家园,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需求牵引壮队伍 

  “以前上了年纪的房子没人管,现在物业把楼道、屋顶垃圾清理得干干净净,还定期打扫,环境好多了。”说起现在小区里的物业服务,中苑社区居民卢巧英忍不住点赞。 

  金港街道中兴片老旧小区由1992年动迁建设的13个安置小区和老旧商品房小区组成,为破解物业失管、服务缺位难题,中兴片7个社区党组织组团发力,以“连片打包”模式引入一家市场化物业服务企业担任片区治理“合伙人”,通过公建民营等方式,鼓励支持物业拓展服务边界,提升服务水平和“造血”能力,让居民切实感受到变化。 

  群众需求在哪里,合伙共治的落脚点就在哪里。张家港市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推动党员干部进社区、亮身份,在“换位跑一次”“民呼我为·先锋领治”等行动中深入一线问需问策,厘清需求、资源两张清单,明确“合伙人”定向招募的目标计划。近三年来,累计收集设施改造、托育养老、文化娱乐等方面需求2000余条,针对性招引870余个机关企事业单位、爱心商户等加入“合伙人”队伍,不断壮大基层治理力量。 

  “在基层治理的视域中,无论是辖区内的社区商家、物业公司、居民能人,还是对外链接的共建单位、机构团体等等,多元主体都可以申请成为‘合伙人’。”张家港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朱文骁说,“我们希望通过供需匹配、合伙共建等机制,真正为社区找帮手、解难题,减轻基层负担。” 

  分类施策促规范 

  “合伙人”来到了社区,怎么规范全流程监督引导,是摆在社区党组织面前的一道实操难题。“社区党组织如何对‘合伙人’的入驻进行把关,如何规范约束‘合伙人’行为,明晰权责,避免服务过程中的纠纷?”在今年3月的“书记讲给书记听”座谈会上,不少社区书记提出了自己的担忧。 

  为切实打消基层干事顾虑、加强工作指导,张家港市结合探索实践,区分“机关合伙人”“社群合伙人”“商户合伙人”“青春合伙人”等常见类型,分类施策定制系列工作指引,明确准入退出、权利义务、评价监督等多方面具体要求,让各方治理主体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金都社区作为人口近1.5万人的大型社区,服务对象体量大、群众服务需求多元。“我们把社区‘两委’、党员骨干、居民代表组织起来,专门成立了社区运作小组,对申报的各类‘合伙人’进行审核把关、择优签约,约定利益反哺事项,加强过程指导。这样一来,社区能‘造血’,居民也得实惠。”周梓豪介绍。今年以来,金都社区以“市场+公益”模式,成功引进棋院、咖啡店等12类“合伙人”入驻运营,有效增强了社区服务活力。 

  为推动合伙工作落地落实,张家港市推行契约化合伙机制,用好“一村社一法律顾问”专业力量,指导社区党组织、“合伙人”签订双向履约承诺书,明确资源投入、服务标准等权责条款。定期组织居民代表、第三方专家等开展履约满意度测评,对履约成效显著的给予荣誉宣推、资源对接等激励,对评分较低、履约不力的出具意见、限时整改,形成“优者奖、庸者让”的鲜明导向,让广大“合伙人”学有榜样、赶有方向。 

  因地制宜提质效 

  在杨舍镇悦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社区党总支通过空间换服务的模式,引入绘画培训机构,今年以来,累计开展青少年公益活动32场,服务社区儿童超1000人次。在大新镇新南社区商圈,社区党总支联合23家“商户合伙人”,共同推出“新南益”折扣卡,为参与志愿服务的居民提供专属优惠…… 

  社区“合伙人”的类型多种多样,想要充分激发共治动力,不能单靠“一个方子”。立足多元治理主体的地缘、业缘、趣缘差异,张家港市探索形成公益服务、空间让渡、社群孵化、联合运营、协同议事、技能置换、智慧赋能等灵活多样的合作模式,从实际出发为“合伙人”赋能搭台。 

  以社群孵化为例,张家港市推动各社区开辟活动空间,邀请有能有才有情怀的居民达人、机构团体等担任“社群主理人”,近些年来,累计培育乡村乐团、书画社、儿童观察团等兴趣社群2788个,在丰富文化活动、化解邻里纠纷、汇聚社情民意等方面与社区建立良性互动,实现了居民角色从旁观者向参与者、推动者的转变。 

  不仅如此,张家港市鼓励社区积极利用小区架空层、空闲用房、利用率较低的老旧阵地等开展微改造、精提升。“通过市镇两级补一点、社区党组织为民服务经费贴一点、爱心商企捐一点,我们改造社区服务空间,逐步建齐了全龄化服务场景,因地制宜嵌入退休教师、社团组织、幼托机构等多批‘合伙人’资源,受到了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合兴社区党委书记黄玲自豪地说。 

  张家港市坚持以党建链资源、搭平台,截至目前,累计打造邻里食堂、健康e站、幼儿托育等14种“合伙人”可领办、老百姓可感知的幸福场景5800余处,协调民生微实事、社区慈善基金等各类资金保障,落地“家门口的非遗”“平安卫士”等“合伙人”项目329个,充分把“合伙人”资源优势转化为服务优势,凝聚起强大的共治合力。 

  (张组轩) 

0
+1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文章点评

评论 条

  验证码  

最新评论

更多评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江苏省委员会组织部
苏ICP备20210283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