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 建 > 动态

宿迁洋河新区:推动非公企业党建从“融入”到“赋能”

2025年11月18日 11:35 来源:洋河新区社会事业局

  “党务工作者应努力成为企业中不可或缺的‘宝贝’——不仅要业务精湛,还要熟悉政策、善于沟通,成为企业家的知心挚友、员工的贴心伙伴。要主动承担起那些企业急需处理却无暇顾及、有意推进但尚未落实的工作。”周新民老师说道。市洋河新区把这一理念转化为生动鲜活的实践。党务工作者深入非公企业,既宣传政策,更破解难题,从招聘培训到融资拓展,提供精准服务。以党建聚人心,以服务赢信任,逐渐从“门外客”成为“自家人”,有力推动党建与发展同频共振。

  一、从“门外客”到“自家人”:以服务赢得信任 

  开展非公企业党建,起步阶段常常面临“进门难”。作为党建指导员,我们刚开始走访企业时,往往需反复说明来意,有时还得靠企业内部人员“接应”才能进入。这种“客情”促使我们反思:党建如何真正融入企业?转变始于一次次务实行动。有一天我们在江苏乾隆江南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党建活动后,门卫老师傅主动说道:“我把您车牌录入系统,下次进门也方便。”这句话虽简单,却标志着我们已从“外人”变为被接纳的“自己人”。门好进了,意味着党建工作真正走进了企业心里,为后续深耕打下信任基础。 

  二、“有求必应”才能“一呼百应”:做职工的暖心人 

  企业党建的生命力,根植于对职工切身利益的关怀。乾隆江南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职工之家”,心愿墙上一条“希望多些娱乐活动”的建议引起我的注意。这不是宏大诉求,却是员工的真实心声。于是我随即与企业党支部书记李文松沟通,一周内就在餐厅前空地上建起羽毛球、乒乓球活动区。有员工感慨:“没想到一个小愿望,书记真帮我们实现了。”党组织只有把员工的“小事”当“大事”来办,平时“有求必应”,关键时刻才能“一呼百应”。党建并非高深莫测之事,它就体现在一顿午餐、一场活动、一回慰问中。正是这些实实在在的服务,让党组织成为职工心中“值得依靠”的温暖力量。 

  三、从“红色种子”迈向“发展引擎”:激发内生动力 

  当党建与企业成长、社会责任同向发力,便能释放强劲“红色动能”。在洋河新区,这种能量正不断显现。江苏乾隆江南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彩虹印刷有限公司、斯味特果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党组织,每年都会主动与属地村居开展联建活动,在中秋、春节等节日期间,慰问困难老人,以米、面、油传递企业的关怀与温暖。这不仅回报了社会,也在群众心中树立了党员形象。党组织还成为企业合作共赢的“桥梁”。宿迁市洋河镇第一酿酒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杜玉军提出希望加强与洋河股份等头部企业的互动,党组织积极牵线,通过“链合说”平台促成业务对接与联建共建。无论是社区服务、还是困难帮扶,总能看到杜玉军等党员的身影。他说:“党建不是做样子,要干就干出实效。” 

  现如今,市洋河新区非公企业党组织的数量稳步增长。越来越多的企业主深刻认识到:党建并非单纯的成本支出,而是一项回报丰厚的投资;党务工作者也绝非虚职,而是能够为企业排忧解难、凝聚人心的“宝贵财富”。通过一次次真诚的沟通、一场场扎实的活动、一件件暖心的实事,我们正不懈努力,将党的声音、政策和温暖传递至企业,助力它们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找准方向、凝聚人心。在非公领域播撒“红色种子”,精心培育“红色基因”,全面激活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

(蔡青青) 

0
+1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文章点评

评论 条

  验证码  

最新评论

更多评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江苏省委员会组织部
苏ICP备20210283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