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南通市崇川区委组织部围绕优化提升党员教育阵地主题,组建调研小组,走进天生港镇街道“行走的课堂”党员教育阵地,探寻党员教育阵地与党员良性互动的密码。
中午,汽车驶进天生港镇街道泽生街,来到第一个党性教育实景打卡点——天生桥,十余名党员群众围在一块展板前,拿起手机拍摄展陈内容,扫码研学百年天生的红色记忆……抬眼望去,不足千米的老街,15个打卡点都有人驻足交流。
“行走的课堂”缘何备受党员青睐?正在参学的党员小李给出答案:“站在老桥上,听着当年的故事,仿佛穿越到了百年前的天生港,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很不一样!”
当问及为何会打造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党员教育阵地时,泽生社区党总支副书记顾效翔打开了话匣子,“初到泽生工作时,听同事顾乐讲到了‘一枝梅’锄奸等故事,当时我就想,这些故事都发生在老街上,在老街边走边听,不正是党员期待的实景课堂嘛,效果应该会更好!”
党员教育要精准有效,必须坚持以需求为导向。访谈中,顾效翔分享了打造阵地时面临的质疑,“老街周边居民该搬的都搬走了,大家都往城里跑,谁会来这里听你讲故事?”
顾效翔主动向街道领导汇报了想法和思路。“刘书记听完我的想法就表示全力支持,并指出要充分利用好这个资源优势,建好党性教育实景打卡点,打造一个接地气、聚人气的阵地!”顾效翔回忆道。如今,每月接待党员教育活动10余场就是最好的印证。
在打造、运营“行走的课堂”党员教育阵地时,天生港镇街道把话筒递给了基层党员,专门建立了党员意见建议反馈机制。翻开顾效翔当时的笔记本,记满了党员对阵地打造的意见建议:在天生港码头展示梅兰芳等名流登岸天生的老照片,体现百年前天生港的大港风采;“一枝梅”枪杀汉奸的故事在天生桥讲就行,避免走“回头路”……像这样的“金点子”,来自天生港镇街道600多名党员。“2023年街道组织辖区30多个党支部在‘行走的课堂’开展了36场教学活动,共收集采纳点位增减、展陈内容调整、讲解词优化等意见建议50余条,可以说‘行走的课堂’是全街党员你一言我一语倾力协作打造出来的!”天生港镇街道党工委委员、组织委员许谨思满是骄傲和自豪。
“行走的课堂”一经推出,就吸引了不少来自区内外乃至市外的党组织、党员前来现场学习。“来的人多了,靠我们社区几个工作人员兼职讲,根本讲不过来。”顾效翔坦言。
为缓解讲解压力,保证党员学习体验效果,天生港镇街道广泛征求党员意见,集思广益,运用信息化手段,在每个点位展板设置便于党员自学的二维码,让党员扫码即可学。
(崇组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