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党员发放垃圾分类宣传册
流动党员报到点
普路通纺织流动党员线上会议
近日,苏州市吴江区线上牵头发布致示范区流动党员的一封信,恳切呼唤在示范区已工作或生活6个月以上但党组织关系不在示范区,且无法正常参加所在党组织活动的所有流动党员,及时与所在单位或所在地基层党组织取得联系,主动报到“亮身份”。
这封饱含深情的致信背后,是吴江区对于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不懈努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党员特别是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一体化示范区建设的深入推进,吴江区流动党员群体呈现出人员性质更多样、流动频率更高的特点,管住、用好流动党员不仅是迫在眉睫的必然要求,也为助推高质量发展凝聚起先锋力量。吴江区主动向流动党员敞开怀抱,着力破解流动党员去向“够不着”、服务“送不到”、管理“跟不上”的难题,通过抓牢发现、服务、管理三项机制,推动流动党员有“家”又有“为”,在“第二故乡”建设发展中不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把“满天星”凝聚成“一团火”
来自天南海北的流动党员,如满天星般散落在吴江这片干事创业的热土上,在各行各业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在流动党员积极靠拢组织、渴望建立归属感的同时,吴江也在坚持把流动党员团结起来,推动流动党员向组织“报到”,携手开启一场美好的“双向奔赴”。
抱着坚定的决心,一场“主动+被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活动,在吴江如火如荼上演。线下依托产业园区、楼宇商圈、商会协会等设置5000余个流动党员报到点,及时发现登记“隐形”流动党员,线上开发“吴江先锋”平台流动党员报到模块,个体工商户经营情况问卷调查中增加流动党员信息模块,并通过自主申报、信息比对、集中排查、上门走访等方式,将流动党员纳入有效管理……
不仅要找到流动党员,更要让他们重新回到党组织怀抱。吴江相关部门对具备转移组织关系条件的流动党员,及时与流出地党组织衔接做好转接工作。对确实不便转移组织关系的,也通过纳入既有党支部、成立功能型流动党员党支部、与毗邻地区建立地缘型流动党员党支部等途径进行管理。为此,吴江专门成立交通运输、外卖配送、互联网等行业党委,设置区外卖配送行业流动党员支部、苏州抖音直播基地党支部、高校毕业生党支部等党组织19个。
尽管心情十分迫切,但吴江在流动党员管理上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坚持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吴江常态化对接183个流入流出地,实行排查“一人一单”,详细记录流入流出、工作学习、组织管理等情况;联合探索示范区流动党员电子活动证“一人一证”,常态化更新数据、动态化掌握情况,建设流动党员管理数据库,示范区及毗邻地区流动党员入库管理超2万名。在吴江引领下,各乡镇(街道)也纷纷因地制宜展开探索,其中,盛泽镇积极用好总商会党委及下设的17个党组织,有效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
精准服务让流动党员归属感十足
6月2日下午,周健心准时坐在电脑前,准备参加普路通党支部的线上交流会议。周健心原本是桃源镇上苏州普路通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的党员骨干,于2022年公司产业转型时离开家乡,投身徐州新厂的管理和运营工作,成了一名流动党员。为了让这些流动党员也能正常参与组织生活,普路通党支部以定期召开线上会议的方式,听取他们近期的工作汇报和思想心得,让“周健心”们“离乡不离党”。
组织的关怀无微不至,是吴江流动党员们的共同感受。吴江起草了《关于在全区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通过完善机制、厘清职责、畅通渠道,把流动党员牢牢凝聚在党旗下,让流动党员归属感越来越强。
流动党员的组织生活如何保障?吴江选择不断完善机制建设。吴江与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签订了流动党员“双联共管·双向融合”党建联建协议框架,建立流动党员组织联建、管理联动、服务联做、人才联育机制,解决流动党员返乡参加学习教育、组织生活等现实困难。
流动党员的学习、活动在哪里开展?吴江为此加快阵地建设。针对流动党员居住分散、流动性较强等情况,吴江牵头推进青吴嘉三地乡镇(街道)、村(社区)同步设立流动党员服务驿站2104个,打造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市场监管党建阵地、“小个专”党建工作指导站、“江城安送驿站”等红色阵地,构建暖心服务矩阵,形成“示范区流动党员联合管理共同体”。不仅线下有阵地,线上也依托流动党员微信群、学习强国视频会议等载体,开展灵活性、常态化学习教育活动。点开七都镇微信公众号“太湖七都”,便民服务一栏设置有村社党群服务热线,还开设了“聚焦党的二十大”专栏,让流动党员随时随地了解学习讯息。
流动党员的服务如何精准送达?更多专业资源正汇聚而来,给予支持。吴江构建党支部委员与流动党员“结对联系”模式,统筹各基层党组织优质资源,为流动党员提供职业规划、就业培训、权益保障等服务,优化提升服务精准度。
截至目前,用好364家海棠新享汇服务驿站,联合行业协会、爱心企业开展集体生日会、专场招聘会等活动,累计提供健康体检约744人次,赠送药品和防疫物资超5000份,提供新业态就业岗位495个……在吴江各方力量的协同努力下,流动党员管理集约化、服务多样化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让流动党员成为城市建设的流动资源
送餐间隙,外卖员张申发现路上有一处下水道正往外冒油,存在安全隐患,随手就在“海棠新发现”手机直报平台中上传问题信息和照片,随即赶来的市政部门很快处理好该问题。张申不仅是一名外卖员,也是东太湖度假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流动党支部书记,在他的带领下,支部6位党员均加入“邻暖先锋队”,在工作之余,帮助属地社区开展反诈骗、文明城市建设等宣传,还积极参与基层治理,担当起居民的“移动探头、民情前哨”。
流动党员就是流动资源。根据流动党员的行业特点、分布状况等,吴江有的放矢推动党员“流入”变“融入”,以实际行动参与到基层治理中。吴江优化升级“吴江先锋”平台,鼓励流动党员在线报名参与基层治理、志愿服务等各类任务,组建流动党员志愿服务队,推动流动党员常态化开展公益送餐、便民代办、反诈宣传等服务;打造“融耀新锋·江城畅运”党员货车司机先锋车队,聘请32位优秀骑手为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推动吴江区市场监管局党支部与区外卖配送行业流动党员支部签署《网络餐饮食品安全共治共管合作协议》。
与此同时,吴江设立“红骑士”志愿服务队、“邻暖先锋队”等流动党员先锋岗,大力选树作用发挥好、社会反响好的流动党员先进典型,讲好“微故事”、传播正能量,引导流动党员在城市建设发展中亮身份、作表率、比贡献。
吴江长川纺织面料有限公司、吴江金寨门诊部董事长史贤成自来吴江创业以来,主动参与商会管理,如今担任吴江区安徽商会名誉会长等重要职务,在商会管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吴江变压器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禹云长勇挑重担,攻克了电抗器局部过热、振动超限、器身冷却三大世界性难题,生动诠释党员攻坚克难的精神;滨湖新城派出所综治网格员蒋峰在发现交通事故时,第一时间召集周边热心市民,及时展开施救,短短几分钟内将受伤母女二人从车里救出,送上救护车,守护着社会的稳定和百姓的安全……如今,在党旗的引领下,吴江流动党员们正携手并进,凝聚高质量发展澎湃动力。(陆洁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