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蔡集镇从开拓党员教育基地、丰富党员教育内容,加强党员教育成果转化等方面入手,积极推进“党员教育+”工作,以“乡村行·田间干”为抓手,着手打造响当当、硬邦邦的党员教育品牌,全力为乡村振兴蓄力赋能。
“浇花育花”塑造党员教育学用“形与神”。以前党员教育培训是“一枝独秀”,村干部在讲台上按部就班将学习内容一一读完。而现在推行“交互式学习”,实现双向选择,实施“菜单式”选学和“订单式”培训,打破传统的“一人”集中灌输式教育,积极组织各村优秀党支部书记、党员、致富能人轮流深入田间地头讲党课、话发展。以“党员缺什么就补什么,什么不懂就教什么”为目标,组织开展“田间课堂”,让党课融入群众、融入生产、融入生活、融入生态,激发大家干事创业的激情,把发展的油门踩下去、速度提上来,助力乡村振兴“最后一公里”。
“遍地插花”筑牢党员教育学用的“根与魂”。除了不断改进以往集中学习的教学模式,逐步探索建立党员教育基地,实现基地发力,党员参训,遍地开花。把基地建进产业、建进堡垒、建进田间。结合现有的龙头企业、产业园区,培训党员群众蔬菜大棚种植示范户,在助力脱贫增收方面发挥突出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把基地建进堡垒,通过“钟下议事”、苏北大鼓等党员群众喜闻乐见的特色课堂,让基层群众从思想上进行转变,主动参与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来,主动参与到社区各项事务中来,更好的推动基层产业发展,实现富民增收的目标。
“开花结果”共享党员教育学用“实与果”。党员教育不仅发挥着“充电器”和“加油站”的作用,更起到了“助推器”。对于基层的党员群众,通过全方位进行培训,实现支部领、党员带、群众干、产业兴,促进学用成果转化。挖掘“领头雁”,招聘新村干,着力培育一批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能工巧匠”。创建“支部+企业+农户”模式,成立村办企业-蔬菜配送公司,依托农业配送平台,联农带农,拓宽群众致富路,带动500多户农民就业、创业,人均年可增加收入3.5万元以上,实现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双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