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中国组织人事报》关注版以《“红色物业”入驻 治理更有温度》为题,整版刊发了我省大力推进“红色物业”工作情况。现全文转载如下:
核心阅读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沈阳市皇姑区三台子街道牡丹社区考察时强调,要加强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和改进社区工作,推动更多资源向社区倾斜,让老百姓体会到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始终在人民群众身边。
小区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小细胞”。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江苏省住宅物业服务项目达到27684个,物业服务的住宅小区面积达23.4亿平方米,物业服务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基层治理成效、关系居民群众幸福指数。近些年来,江苏省委组织部、省委两新工委大力推进“红色物业”,把党的组织有效嵌入物业企业、物业项目,把红色堡垒建到群众家门口,让基层治理更有效、城市生活更美好。
破解小区物业进驻难、服务管理乱难题
完善组织体系
●建立健全党组织属地为主、行业为辅的双重管理机制;建立“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的组织建设体系
“小区大门在南边,地铁站出口在北边,每天上班都要绕一大圈,很不方便。”不久前,家住徐州市鼓楼区鼓楼晶典小区的居民王女士向“红色物业”反映,小区建设时没有考虑与周边公共设施相适应,导致通勤绕远。该诉求经“红色物业”转达后立即被社区和街道办事处响应,经多方沟通,如今地下停车场直通小区北边的商超,大大方便了居民出行。
“有事就找‘红色物业’。”这是鼓楼晶典小区居民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这里的“红色物业”,指的是小区物业银建公司牵头成立的银建联合党支部,党支部联合环卫、城管、消防等13个部门进驻小区,围绕长期困扰物业和业主无法解决的噪声扰民、违章搭建、消防通道堵塞等焦点问题开展综合治理,逐个解决问题。
人民群众在哪里,党建工作就覆盖到哪里。2019年12月,江苏省委组织部、省住建厅党组印发《关于以党建引领全面提升物业管理服务水平的指导意见》,提出建立健全党组织属地为主、行业为辅的双重管理机制,推动符合条件的物业企业和物业项目建立党组织,指导各地全面摸清物业企业底数,采取单独组建、区域联建、行业统建等方式,推动党的基层组织覆盖到住宅小区、党的触角延伸到楼栋。目前,全省13个设区市已全部成立物业行业党委、同步建立县(市、区)物业行业党委108个,组建物业企业党组织1433个。
南通市开展物业行业党员摸排工作,对工作单位相对稳定且具备转移组织关系条件的流动党员,实现应转必转、应接必接。将物业行业纳入新兴领域“531”工程,即全市每年新培养入党积极分子500名、新列入发展对象300名,新增预备党员100名,做好党员的发展与培养工作,完善行业内党员基础信息清册,实现人员管理精准化精细化。宿迁市宿豫区推动69个住宅小区建立党支部,下设楼栋党小组,吸纳1724名党性强、有奉献精神的党员担任楼栋长,建立“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的组织建设体系。同时,推动6个物业服务企业成立党支部,吸收17名物业公司骨干成为党员,打造一支党性强、作风正的“红色物业”队伍,有效破解了物业党建“谁来管”的难题。
破解业委会和物业推诿扯皮、各自为政难题
突出联合共治
●探索开展“三报到三服务”活动;推广党员楼道长、民警副书记制度和“执法进小区”联合管理机制
每到傍晚,连云港市海连社区新海花园小区健康步道上,居民在健走、慢跑;儿童娱乐设施旁,老人带着孩子玩耍、嬉戏。这样的场景,对于两年前的新海花园业主来说还是奢望:设施老化,路灯不亮,地面不平,娱乐健身设施一样也没有。业主委员会与物业服务企业之间推诿扯皮、矛盾重重,硬件、管理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为改变业委会与物业之间相互指责、一盘散沙的局面,2020年,海连社区党委主动与物业公司、业委会建立三方沟通监督机制,推选公道正派、责任心强的业主参选业委会,推动小区党支部委员兼任业主委员会成员,提高业主委员会成员中的党员比例。同时,推进社区物业党建联建,深入实施“红星物业”典型培育工程,从物业公司中发展党员,建立“党建评价、服务监督”机制,规范物业公司运营。每月至少召开1次议事协商会,每季度邀请物业企业总经理参会1次,重点讨论涉及物业管理服务、小区建设改造等重大事项,对于不发挥作用的物业公司实行淘汰机制,形成社区党委牵头抓总、业主委员会监督管理、物业公司主动作为的“三方联动”治理样板。
新海花园小区治理模式成为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服务的一次有益尝试,也成为全省抓“红色物业”、提治理效能的一个缩影。2019年,江苏省推动建立街道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各类组织联动服务机制,探索开展在职党员到居住地向社区党组织报到、向网格(小区)党支部报到、向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报到“三报到三服务”活动,深化党组织结对共建,党组织领导下的多方联动共建共治体系初步建成。创新老旧住宅小区、保障房小区、安置房小区以及失管小区党建引领新模式,街道社区、物业企业、业委会、居民代表等多方参与的联席会议和“交叉任职”等制度100%建立完成。推荐物业服务企业负责人中的党员担任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承担和参与社区党组织安排的工作任务,推广支部建在小区、党员楼道长、民警副书记制度和“执法进小区”联合管理机制等做法,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有序治理格局。
破解评优标准不明确、样板带动力不够难题
培育典型示范点
●制定“红色物业”五美评价标准;形成问题“收集—梳理—会办—反馈”闭环处置流程
“您好,请稍微停一下,扫一下码。”在盐城市盐南高新区橡树湾小区入口,党员志愿者陈学文正在卡点值守,对进出人员开展测量体温、登记信息等工作。面对今年局部暴发、多点散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橡树湾小区物业管理委员会党支部迅速成立党员突击队,支部党员佩戴党员徽章、戴好口罩、套上袖标,投身查验健康码、测温等工作,全力筑牢小区安全防线。
作为党建引领物业管理服务工作省级示范点之一,橡树湾小区以“红色物业”创建为抓手,积极开展“微服务”等活动,让物业服务更有温度。今年以来,先后有300余人次参观学习小区红色阵地,带动周边20多个小区、10多家物业公司争创“红色物业”示范点。
从2020年起,江苏省委组织部、省委两新工委和省住建厅党组开展党建引领物业管理服务示范点培育工作,围绕“治理体系顺美、环境整洁优美、服务优质馨美、安全稳定和美、居民生活甜美”,制定“红色物业”评价标准,细化为组织体系健全、运行机制科学、党员作用明显、党建阵地规范、管理服务高效、民主监督有力等6个方面53项指标。通过以省带市,不断放大党建引领、样板引路、品牌带动的示范效应,先后评选命名两批230个省级示范点,带动各地培育557个市级示范点,总结提炼31个可学习可复制可推广的物业管理模式创新案例,以“一盏明灯”照出“一片光芒”,推动“红色物业”遍地开花。
民生需求在哪里,党建工作的重点就在哪里。江苏省大力推进“红色物业”示范点培育选树工作,形成问题“收集—梳理—会办—反馈”闭环处置流程,解决了一大批居民反映较为突出的小区停车难、充电难、房屋漏水等问题,向居民提供高效、便捷、透明的一站式服务,构建起党建引领城市治理的崭新格局。通过党建引领,形成多方联动机制,凝聚工作合力,打通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有效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
破解服务水平提升慢、行业升级效率低难题
打造书记项目
●推动党小组入楼栋、开通“联心”热线;开展常态化、菜单化、特色化服务;升级党群服务阵地
“行业党委把物业服务收费信息公开作为‘书记项目’的重要内容,推进物业服务收费规范透明,让群众明明白白消费。同时,大力推进‘红色物业’党建阵地和社区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妥善解决小区物业管理中的难点。”省住建行业党委副书记、厅直属机关党委副书记曹云华介绍道。
为推动物业行业再升级、提升服务水平,2021年以来,江苏省委两新工委组织实施省级行业协会基层党建“书记项目”,省住建行业党委把党建引领物业管理服务作为选题,多措并举推动党建与服务深度融合,努力打造“红色物业”治理共同体。紧盯居民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推行“红色物业”标准化创建和特色化服务,开展常态化、菜单化、特色化服务,通过党小组入楼栋、开通“联心”热线等方式,搭建服务群众需求的渠道。截至目前,累计成立志愿团队824个,新建或升级“红色物业”党群服务阵地1175个,解决居民反映的难点、痛点问题超过3.8万件,群众对物业服务满意率和物业费收缴率实现了双提高。
去年7月,针对突发疫情,南京、扬州组建物业党员突击队“逆行”向前,投身“无疫小区”建设,做好测温、验码、消杀、维持核酸检测秩序、协助观察隔离、保障隔离人员物资供应等工作。昆山市实施“红管先锋”工程,成立物业行业党建专委会,制定服务要求和标准,每季度发布物业服务“红黑榜”,每年评选物业服务示范项目,同步健全物业行业信用评价和清退机制,以党建助推物业管理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开展‘红色物业’,目的是通过基层党建这根主轴,串联起不同的治理主体,牵引住形形色色的治理对象,整合好方方面面的治理资源,打造基层善治良好格局,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省委组织部职能处室有关负责人介绍。
(苏组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