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持续的高温酷暑下,南京市建邺区各级党组织始终将群众的健康安全放在首位,为城市建设者、新就业群体、“一老一小”织就“三重绿荫”,保障平安度夏。
聚焦城市建设者,送清凉关怀
滚滚热浪下,众多劳动者们坚守岗位,保障着整座城市的平稳运转。各级党组织采取多种方式,慰问奋斗在城市一线的建设者们。
区建设局党委赴未来出行产业园和滨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工地现场,将一份份消暑物资递到汗流浃背的工人手中,明确要求各项目单位必须严格执行高温作业规定。当气温突破40℃“红线”,所有露天作业必须即刻停止;37℃至40℃区间,露天作业时长严格控制在6小时。
区城管水务集团党委组织河西建环公司党支部党员深入大街小巷,为一线保洁员送去西瓜、毛巾、盐汽水等防暑清凉物资。结合天气变化情况,动态调整保洁员作业时间,尽力避开高温时段,增加机械化洒水作业频次,补充安康驿站药物储备,组织人员每日多批次发放清凉饮品,让户外一线工作者“安心”又“舒心”。
莫愁湖街道艺苑社区党委、蓓蕾社区党委携手7家共建单位,为环卫工人、保安保洁等30余名工作者送上“夏日沁凉”高温关爱慰问,筑牢高温下劳动者健康安全防线。
兴隆街道桃园居社区党委走访辖区路边停车位、保安岗亭等,赠送清凉防暑物品。
聚焦新就业群体,送关心保障
各级党组织通过送防暑物资、送法律咨询、送贴心服务,增强新就业群体的归属感、幸福感、安全感。
区委“两新”工委依托全区52个“宁小蜂”驿站,为新就业群体提供避暑纳凉场所、配备清暑药物,协同相关部门开展“夏送清凉”等活动,补充和发放防暑降温物品600套。
区司法局党委联合区人社局党委为“饿了么”驿站外卖员现场开设微讲堂,围绕《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详解高温津贴标准、工伤维权流程及劳动合同要点,发放《农民工维权指南》手册。聚焦新就业群体关注重点,现场开展“法律问诊”,解析劳动关系认定规则、交通事故维权要点、社保缴纳政策、平台责任边界等,即时提供法律咨询。“终于搞清出事故怎么依法维权了!”一位小哥在咨询后说道。
沙洲街道中奥社区党委联合共建单位南京银行奥体支行党支部共同开展“夏日送清凉”慰问活动,辖区瑞芝康健养老机构同步启动“爱心午餐”公益服务,同时为快递员、外卖骑手等送上防暑礼包。
双闸街道吴侯社区党总支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送上清凉油、花露水、毛巾等“清凉礼包”,提醒他们注意防暑降温、合理安排作息。
江心洲街道洲岛绿园社区党总支联合金威测绘有限公司党支部开展新就业群体高温慰问,举办防暑降温及安全生产知识讲座,内容涵盖高温作业的注意事项、中暑急救措施、如何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等,守护健康安全。
区建设局党委将夏日慰问活动延伸至莫愁湖公园“梧桐语”“宁小蜂”驿站,为外卖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送来消暑物资,与外卖小哥交流高温时段科学安排路线、避免疲劳驾驶等安全建议,让新就业群体在建邺工作生活“放心”又“暖心”。
聚焦“一老一小”,送温馨关爱
炎炎夏日,老人和孩子们如何安然度夏,是关乎千家万户的重点问题。各级党组织纷纷行动,精准对接“一老一小”最迫切的生活需求。
莫愁湖街道江东门社区党委将关爱触角延伸到高龄老人身边,新引入一家社会化运营的银发助餐点,同步推出清爽营养夏令菜单,并加强各助餐点安全检查,让老人在家门口尽享安全可口的“夏日烟火气”。
南苑街道健园社区党委联合辖区共建单位,将9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列入夏日重点关注对象名单,社区书记带队上门开展“送清凉”特别行动,为老人送去定制防暑包,同时提升电话慰问的频率,及时了解他们的生活需求,叮嘱注意防暑降温、保重身体。
南苑街道国泰民安社区党委为生活困难的老人统一充值电费、改造老旧隐患电路,消除高温用电安全风险,让老人们高温天能安心用空调。社区网格员加密探访频次,上门排查问题,帮助孤寡老人及时了解家中降温设备运行情况。
高新区党工委为满足园区企业职工需求,解决孩子暑期“看护难”问题,联合金陵河西学校打造“四点半课堂”。今年项目保障再升级,金陵河西派出近70名教职工参与服务保障,丰富课程内容,提升服务质量,让家长与儿童“省心”又“开心”。
(来源:建邺区委组织部)